DRGs支付改革背景下病種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及應用
劉雅娟
【摘 要】立足于支付方式改革方向,以建立完整的行業內病種成本管理體系為出發點,醫院完整建立了從方法庫→實施路徑→輔以管理工具→具體保障相配合的病種成本管理體系。通過對病種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應用結果顯示,該體系可以完整測算出所有病種組的實際成本、結構組成和收益情況,基于多個維度展現核算結果,適合不同地域、不同等級醫院使用。
【關鍵詞】病種組 病種成本管理體系 支付方式改革
基于DRGs的病種成本核算方法比較研究
宋 雄 劉雅娟
【摘 要】分析了項目疊加法、二級分攤法和成本費用比法在DRGs病種組成本測算中的優點和缺點。項目疊加法測算準確,與臨床路徑關系緊密,但受醫院信息化和成本核算水平所限,應用難度較大;二級分攤法操作性較強,實施過程相對簡單,但該方法并非基于臨床路徑,應用價值有限;成本費用比法完全契合病種組“臨床特征相似性”和“資源消耗相近性”的核心特征,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研究認為,成本費用比法的優點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在國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具備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病種組 成本費用比 成本核算
基于成本費用率的病種成本核算方法應用研究
劉雅娟 宋 雄
【摘 要】結合上海市某醫院具體應用實踐,介紹了基于成本費用率的病種成本核算方法。該方法基于病種組核心特征,可以從病種組、科室等多維度展示實際成本、結構組成和收益情況,使實際成本和收費價格之間建立起密切的相關性,從而更好地為實現政府定價與醫院補償之間的平衡提供數據支撐。介紹了該方法的適用范圍、測算過程和動態調整策略,指出該方法能充分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務價值,對支付方式改革和醫院績效分配均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按病種付費 成本費用率 成本核算
基于成本費用率的病種成本核算方法在醫療機構內部運營管理中的應用
劉雅娟
【摘 要】分析了基于成本費用率的病種成本核算方法在醫療機構運營管理中的應用。該方法通過對不同難度、不同結構、不同臨床過程的病種收入、成本及效益測定,明確了醫療機構的補償方向和路徑;將所有病種組成本、結構、效益情況同時落地,且方法一致、口徑公允、多維度可比,可有效規范醫療機構診療行為;通過對醫院不同臨床路徑、不同資源投入病種的補償情況及其結構剖析,可明確醫院學科及業務結構調整方向,助力醫院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關鍵詞】病種組 醫療機構 資源配置 成本核算
基于醫院DRG績效管理的“離標差之和”方法研究
鄭 盼 郭佳奕 袁堅列 杜金林 俞世安 陳海君 徐敏慧
【摘 要】目的:研究病例組合指數(CMI)在醫院及科室層面的變化因素,應用CMI值對大型醫院科室病種結構進行評價,探索病種結構優化方案。方法:基于浙江省DRG平臺數據,采集2018-2019 年住院患者信息;主要指標為CMI及DRG組,探索采用“離標差之和”及“離標差之和”的差值,分析醫院及科室病種結構變化。結果:(1)各RW級別出院患者均增多;(2)不同RW級別增幅不同,RW<0.5組的增幅高于其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2019年上半年,“離標差之和”負值最大的MDC是MDCR組,負值最大的科室是眼科;(4)“離標差之和”差值最大的MDC是MDCR組,負值最大的科室是眼科,負值最大的DRG組是“GM10Z”組。結論:通過建立“離標差之和” 及“離標差之和”差值變化能快速精準定位醫院及科室的病種收治變化,為進一步深入分析及改進提供有力依據。
【關鍵詞】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病例組合指數 績效管理
DRGs付費改革效果評估指標框架研究
唐佳驥 張彤彥 許欣悅 易 文
【摘 要】目的:建立可用于DRGs付費改革試點效果評估的指標框架。方法:采用文獻研究法與德爾菲法對相關領域政策研究人員和醫院管理專家進行兩輪問卷調查,遴選評估指標。結果:研究建立了3個維度20項指標的DRGs付費改革效果評估指標框架,3個維度包括病組情況、服務效率和質量安全。結論:本研究構建的DRGs付費改革效果評估指標框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指標設計具有可測量、易獲得、準確性和時間連續性等特點,可為改革深入提供研究基礎。
【關鍵詞】DRGs 支付方式 效果評估 德爾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