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過對應用CMI及DRG評價限制類醫療技術開展情況的分析,以及對診療能力與技術難度的提升效果研究,探索一套限制類醫療新技術開展效果的指標評價體系。方法:收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2017-2021年心血管內科出院病例中入組MDCF-循環系統疾病及功能障礙共計20個季度的病例,分析手術和介入治療手術占比與CMI、診斷相關分組數的相關性,以“嚴重和一般合并癥與伴隨病”占比作為控制變量,運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性和偏相關分析。結果:對CMI與手術和介入治療占比進行偏相關分析,相關系數r=0.789,P=0.000,證明CMI與手術和介入治療占比呈正相關,且高于控制合并癥和伴隨病占比前的相關系數。DRG組數與手術和介入治療占比的相關系數r=0.263,兩者無相關性(P>0.05)。結論:開展限制類醫療技術后,心血管內科收治循環系統疾病的技術難度有所提高,且技術難度與開展限制類醫療技術的比例呈正相關,符合實際情況。證明應用CMI評價限制類醫療技術開展效果的方法適宜,評價結果可為醫院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便于做好醫療資源的調配和學科梯隊的建設。
【關鍵詞】CMI DRG 限制類 醫療技術 診療能力 技術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