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應用病例組合指數(CMI)和權重作為風險調整工具,研究結合病種、疾病復雜程度和治療難度的床位評價方法,為科學、合理地配置床位和評價床位利用情況提供依據。方法:以北京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數據為基礎,計算CMI調整病床工作效率前后的平均開放床位上下限,應用配對 檢驗對前后兩種判定結果進行比較,對判定結果一致的科室應用配對t檢驗進行內部差異比較。對開放床位數判定為合適的科室計算床位利用指數和每床權重,對兩種結果的排序進行比較。結果:應用CMI調整病床工作效率前后的平均開放床位結果有顯著性差異;兩種方法均判定為床位“偏多”或“偏少”的床位數也有顯著性差異;對判定結果為床位數合適科室的床位利用指數排序和每床權重排序進行比較,15個科室中8個科室排名提升,7個科室排名錯后。結論:引入病例組合指數和權重進行適宜床位測算及床位利用效能評價的方法,具備科學性、客觀性和可信性,可作為醫院精細化管理的工具之一進行使用。
【關鍵詞】病例組合指數 病床工作效率 床位配置 床位效能評價 每床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