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位偉人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俞卓偉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45年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奉獻于他所熱愛的醫療衛生事業的崇高精神和實踐感人至深,為戰斗在醫療衛生戰線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樹立了典范。同時他用自己行醫、做院長的卓越業績,印證了行動是最好的誓言,而能夠將白衣天使的奉獻精神秉承在長期多年的行醫和醫院管理的實踐中更為難能可貴!優秀與奉獻在他身上已成為一種習慣,他用自己平凡而高尚的言行感染和感動并凈化著人們的靈魂,升華了白衣天使仁心、仁術、仁愛的博大精神和情懷 ,相信讀者從這篇報道中能夠感受到一種震撼、一份感動、一種神圣的敬業精神的崇高與力量,從而汲取奉獻于救死扶傷偉大事業的正能量。
在患者間,在醫務界,在職工中,提到“生命的守護神”、“快樂的奉獻者”、“孺子牛般的好領導”,都會將崇敬的目光聚焦于一個白衣戰士身上,他,就是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院長、黨委書記俞卓偉教授。
1968年,俞卓偉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從此,與白大衣為伴,與患者為親,開始了櫛風沐雨45載的行醫生涯。
1969年,那個令千萬青年群情激奮的年代,俞卓偉毅然決然奔赴貴州十萬大山,選擇在基層一線當了一名全科礦醫,每天還擔負為周邊方圓幾十公里的群眾診療任務,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山區的醫療衛生和人民健康事業。
1987年,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俞卓偉在上海瑞金醫院從一名普通醫生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分管1600多張病床、960多位醫生、1100多名護士的醫療副院長。2005年,俞卓偉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擔任院長,不久兼任黨委書記一職。同時,他還擔任上海康復醫學會會長、上海市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醫學會老年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醫院協會理事會理事和上海市慈善醫務義工大隊隊長。俞卓偉院長臨床經驗豐富,兼具豐富的醫院管理經驗,2003年獲中歐工商管理學院MBA醫院管理文憑,先后主編撰寫了十多部醫學及管理專著,擔任復旦大學及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專科若干課題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俞卓偉有許多令人矚目的榮譽光環,1989年榮膺“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在這之后的歲月里,又分別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同時作為上海醫務界的一面旗幟,當選為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他透支著自己的生命,用生命去捍衛生命;他把病人、職工關注的重點問題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
勵精圖治——彈好醫院管理的鋼琴
俞卓偉的身份是多元的,在社會角色上,他是醫生;在專業角色上,他是教授;在行政角色上,他是上海乃至全國知名醫院的院長。在院長這個崗位上,俞卓偉是個全方位、全智能的管理者。他說,醫院工作千頭萬緒,這需要院長“彈好鋼琴”,他希望在自己的主政下,醫院能做到全方位、全職能。
他勵精圖治,強調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來衡量醫院發展工作。他帶領班子對醫療改革進行深入探索,建立了“質量建院、服務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他在上海市市級醫院中最早制定了醫院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健全修訂各項規章制度,整合全院醫療資源,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醫院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管理水準及綜合競爭力大大提升。在對醫院各項工作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又統籌規劃了華東醫院的“十二五”發展目標及措施。目前,華東醫院 “十二五”中期的多項指標均已完成,并順利通過上級部門的中期評估;他指導相關職能處室創新考核模式,首次完整、全面建立起以平衡計分卡、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以及360度績效反饋評價為主要手段的績效考核體系,并根據醫院工作實際,逐年在實踐中完善。“贏在中層”是俞卓偉院長至深的理念,因此在市級醫院中率先成立了“培訓部”,9年來,對中層干部和員工的培訓越來越出彩。
當醫院軟件和硬件滿足不了患者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時,他和他的團隊成員連連推出“大手筆”,使華東醫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高19層、總面積2.5萬平方米、設有床位800張的新大樓拔地而起;一幢16層的病房樓翻修一新;目前,又有一座新樓正準備奠基;嶄新的景觀“連廊”把全院現有新、老大樓全部貫通起來,既美化環境,又讓病人免受風吹雨淋;醫院“螺螄殼里做道場”,在林立的高樓包圍下,排除萬難建造了230余輛車位的兩層地下停車庫;南北兩個花園經改造,常年綠草成茵、百花齊放、噴泉飛濺、景觀別致,成為病人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醫院還從國外引進了PET-CT、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光子CT等當代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前來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各地患者與日俱增;當他看到非上海籍醫生、護工和本地病人交流中存在“語言障礙”時,在全市醫院中率先辦起了“滬語培訓班”,由于報名者太多,辦班規模不得不一次比一次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