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是衛生部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之一,也是最早承擔干部保健和外賓醫療的醫院之一。
醫院建成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建院之初,就志在建成亞洲最好的醫學中心。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接管協和后,協和的發展建設得到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近90年來,醫院始終擁有一支以優秀的臨床醫學家、醫學教育家和醫學科學家為骨干的專業隊伍,培養和造就了張孝騫、林巧稚等一代醫學大師和多位中國現代醫學的領軍人物,也向全國輸送了大批的醫學管理人才,共有10余家當今知名的大型綜合、專科醫院是由協和人創建的。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優良傳統、“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教授、病案、圖書館”是著名的協和“三寶”,現代醫學教育的“三基”、“三嚴”理念就起源于這里。
醫院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以多學科綜合優勢享譽海內外。2002年與郵電總醫院合并重組,形成東單和西單兩個院區,現有總建筑面積17余萬平方米。8年來,通過學科規劃和資源整合,初步形成東院以“大醫療為主體”、西院以“大專科、小綜合”為特色的醫療格局。干部保健基地和新門急診樓及手術科室樓將分別于2010年9月和201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醫院總建筑面積將達到49萬余平方米,將進一步全面提升醫院的就醫環境。
目前開放住院床位1800張,最高單日門診量突破12000人次,年出院病人5.9萬人次,住院手術3.2萬例,平均住院日10天以下,年接診外賓6萬人次。共有臨床、醫技科室5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在職正式職工近4000人,兩院院士4人、正副教授576人、國家級和北京市級學會主委65人、60種核心雜志正副總編及名譽正副主編77人。
現有博士生導師72人、碩士生導師196人,博士點14個、碩士點21個,6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14個二級學科住院醫師培養基地、14個三級學科專科醫師培養基地,每年嚴格遴選、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醫師近600名、護士近300名。普通外科專科醫師培訓中心通過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與香港外科醫學院認證。目前,正在積極籌建國家級住院醫師培訓基地。
注重臨床科學研究。近年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3項、省部級科研獎140余項;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40項、省部級科研課題13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13項;近五年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6000余篇。設有國內領先的中心實驗室、臨床藥理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和衛生部內分泌重點實驗室,正在籌建國家級重點臨床實驗室。
醫院承擔著國家重大活動、重要任務的醫療保障工作,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任務及外國元首訪華的醫療保健任務。近年來,在北京奧運、建國60周年慶典、抗震救災、抗洪搶險等各項醫療保障任務中均有出色表現,凸顯了協和作為國家醫療隊主要成員的重要角色。
醫院連續多年榮獲多項榮譽,如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競賽金獎、全國百佳醫院、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10余項國家級獎項,榮獲北京市十佳醫院、首都五一勞動獎狀、首都“雙十佳”人民滿意醫院、首都文明標兵單位、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市級榮譽。
近90年來,協和人以執著的醫志、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學風書寫了輝煌的歷史,今天的協和人正為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醫院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